查看原文
其他

新冠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仅2.3万元!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?

李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2-05-13



6月7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》白皮书。白皮书显示,截至5月31日,中国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仅为约2.3万元,全部由国家承担。这一数字,远远低于很多人的预期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、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在做客中欧“合Talk”系列直播活动时表示,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低,主要因为国家“兜底”医疗费用,医生不必背负创收压力,使得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利用。这一国家医疗服务模式意外解决了医疗行业长期存在的很多问题,也为我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方向。



疫情造就一个医改试验场


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传播速度最快、感染范围最广、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。面对疫情,中国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采取最全面、最严格、最彻底的防控举措,除了取消聚集性活动、封城和隔离病人,还提供免费医疗、财税支持、金融支持、物资保障以及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补助,最终基本控制了疫情。


不过,我们虽然取得了抗疫的初步胜利,但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,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生命损失。都说灾难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,那么我们能通过这次疫情,提炼和总结出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呢?


我认为,此次疫情无意间造就了一个医改的试验场,为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尤其是建立国家医疗服务模式(即全民免费医疗制度)提供了宝贵契机。


多年来,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不断完善,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此次抗疫,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优异表现有目共睹,这与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是分不开的。但也应该看到,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一直是“且改且争议”,对于如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、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、如何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,长期以来并没有取得共识。过度医疗、医患矛盾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,一直是行业的沉疴。


问题的根源,很大程度上在于医疗行业具有一个明显的特殊性:医患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。医生既提供医疗服务,又决定病人需求,如决定病人需接受何种检查、做何种手术、吃何种药等。总之,供需都由医生决定。如果医院要求医生创收,医生就可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患者展开过度医疗,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,还使得看病费用增加,医患矛盾加剧。



从国际经验来看,医疗制度改革往往需要一些前提,例如经济增长遇到困难或遭遇社会危机、医疗费用压力大、民众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等。此次疫情无疑提供了一次契机。疫情爆发后,医疗行业长期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抗疫过程中意外得到了解决,例如一向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空前融洽,“医患一家亲”的情形随处可见。


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明显的转变?疫情当前,大家勠力同心固然是原因之一,但更主要的是国家出台了为新冠肺炎病人提供免费治疗的政策,这既减轻了病患的后顾之忧,也让医生不必背负创收压力,医患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,信任得到增强。所以,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,加快医改步伐,推进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建设,从而巩固和捍卫这次抗疫的成果。


推行免费医疗制度的三个着力点


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具体形式为:国家通过税收对医疗卫生进行筹资,由公立机构直接向群众提供低价或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。这个模式的优势是政府同时抓住了筹资和服务两个抓手,所以对医疗服务的调控和管理能力最强,公平性、成本控制和预防保健做得较好,健康绩效较高。从国际范围内看,全民免费医疗是主流的医疗卫生制度。


推行免费医疗制度有诸多优点:


首先,可减少医院创收机制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。疫情期间,我国新冠肺炎患者的人均治疗费用远远低于很多人的预期。究其原因,国家“兜底”医疗费用,医生不必背负创收压力,使得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利用,过度医疗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。


其次,可凝聚民心。免费医疗制度可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,使医患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。


最后,可促进消费,提振经济。由于受疫情影响,全球经济遭受了猛烈冲击,很多国家通过向居民派发消费券或现金的方式来拉动消费。结合我国国情,如果改为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,可为老百姓免去很多后顾之忧,让他们放心消费。


具体而言,推行免费医疗制度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:



一、从碎片化医疗到整合医疗。所谓整合医疗,即以患者健康为中心,通过整合医疗卫生体系各个层次、各个方面的资源,加强协作和资源共享,提供包括预防、保健、治疗、康复、健康管理在内的一体化的全面健康服务网络。发展整合医疗的手段包括整合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、整合基本医疗和专科医疗服务、建立纵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网络、信息互联互通、鼓励各机构通力合作,等等。


二、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。医院需真正回归公益性,健康部门应该考核健康绩效,通过大数据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等支撑手段,辅以国产药品、耗材、器械以及中医药等配套,以较低的成本覆盖全民的医疗。


三、从以医院为中心到以区域人群为中心。公立医院不能被动坐等病患上门,应当主动为区域内人群提供健康服务,从而实现从疾病诊治向区域疾病防治的转变。


实现免费医疗制度,关键在于药品保障制度、人才保障制度、服务体系、监管体系、筹资支付体系等密切配合,彼此联动。过去我国长期致力于推进“三医联动”,即医保体制改革、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联动,但一直进展缓慢,因为各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。如果能在推动免费医疗制度的过程中让这三者实现联动配合,就可大幅改善医疗效率,提高医疗质量,让老百姓享受到可持续、低成本的医疗健康服务。


推进医疗改革,打造健康中国


经过此次疫情,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——“健康最重要,活着是最硬的道理”。健康是什么?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定义,健康“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,而且是身体的、精神的健康和社会福利的完备”。


中华民族对健康极为重视,在健康领域拥有深厚的智慧。相信通过此次抗疫,党和政府会更加注重把人民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。因为经济发展仅仅是手段,人民的健康幸福和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。


实际上,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,“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”,提出要“完善国民健康政策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”。2019年7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》。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、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个方面列出了15项行动计划,其中就包括“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”。此次疫情,对于推动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落实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


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“健康+”时代,“健康+”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:一、全部政策体现健康;二、全体国民覆盖;三、全生命周期覆盖;四、全民参与;五、全健康产业。在此背景下,我们亟需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百姓需求的健康保障制度,即统筹筹资和服务体系,打造免费医疗体系,建立“医防结合”的风险防控体系。同时,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提高监管、筹资、服务等环节的效率,打造智慧健康新模式。


此次抗疫期间,线上平台、5G技术、大数据技术、互联网医疗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有力推动了“智慧健康”的进程。例如,4月7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网信办印发了《关于推进“上云用数赋智”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》,《方案》明确提出“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,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。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、支付标准、药品网售、分级诊疗、远程会诊、多点执业、家庭医生、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、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。”这是国家政策文件首次放开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和医保,对网上医疗的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。


我国医疗与健康的发展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。疫情的爆发,将促使我们继续探索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国道路。“健康梦”是“中国梦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需不断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的改革,探索以人民健康和幸福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,从而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

编辑 | 岳顶军
责任编辑 | 雷娜

在你看来,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是未来医改的方向吗?欢迎文末留言分享。留言获赞最多的读者,可获赠“中欧前沿观点丛书”一本。


推荐阅读

盛松成:不设GDP具体目标,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稳增长

走向“后新冠时代”,2021年的中国和世界经济会好吗?

瑞幸财务造假:那些看似完美的财报,是如何让你上当受骗的?

在调研了178位MBA毕业生和61位民企高管后,我们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……

面对疫情危机,企业如何提高组织“免疫力”?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咨询中欧课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